数字人民币有望迈出国门,开启国际合作。
2月24日,据央行官网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央行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已经有了跨境支付的试点,广东也有了区块链跨境支付和金融应用。”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算货币体系也在研究,未来数字货币在“一带一路”的贸易结算中很有前景。
据澎湃新闻统计,目前,已有河北雄安新区、海南、重庆等地提及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的计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王志诚认为,加入该项目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真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起步,目前来看,数字货币最能撬动和发挥作用的领域应该是各国主权货币还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的跨境支付,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多国之间的共识,形成超主权的,具备国际化融合大方向的新金融基础设施。“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中国迫切需要有一个制衡的组织结构,以中国香港为衔接,联合一些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实验场所,寻求一个发展空间。”
什么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根据央行发布的消息内容,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PvP)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
万向区块链与PlatOn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对澎湃新闻表示,跨境同步交收(PvP)是一个基本要求,主要为提高结算效率,防止结算风险。但如果不同的央行数字货币基于不同的DLT系统,跨链就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跨链的主流技术是哈希时间锁(HTLC)。HTLC是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环境中进行条件支付的基础。除了对密码学的应用以外,HTLC的核心是序贯博弈,“但HTLC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失效,不是完美的跨链工具。”
他进一步解释称,所谓“央行数字货币桥”是指将两种或以上CBDC“映射”到同一DLT系统中(即基于100%的CBDC储备在“走廊网络”上发行CBDC凭证),使得同一DLT系统支持多种CBDC。这样,跨境转账就发生在单账本上,不涉及跨链操作。在单账本上,智能合约可以协调不同CBDC之间的交易,实现跨境同步交收(PvP)。
孙扬也提到,实现CBDC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结算,可以极大的提升跨境贸易的外币兑换。
他说:“这种数字货币桥项目有非常大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变革现有的基于SWIFT的西方主导的全球金融互联网体系,并提升跨境贸易结算的效率。”
“央行数字货币用于跨境支付,有零售型和批发型两种方案。这个合作属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应用于跨境支付。”邹传伟说。
邹传伟指出,新加坡金管局Ubin项目和加拿大银行Jasper项目,日本银行和欧央行在Stella项目,香港金管局LionRock和泰国央行Inthanon,都开展过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PvP)方面的试验。其中,香港金管局和泰国央行用的就是央行数字货币桥方法。
“因此,这次四地合作,可以视为香港金管局和泰国央行合作模式的扩大版。”邹传伟说。
解决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难题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进一步构建有利环境,让更多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央行共同研究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支付能力,以解决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难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表示,根据研究成果,各参与方将评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跨境资金调拨、国际贸易结算及外汇交易中应用的可行性。
早在2020年12月4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就在《金融科技新趋势——跨境支付》一文中提到,香港金管局正在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并作相应的技术准备。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研究上,余伟文也提到,2019年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同泰国中央银行展开了研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及区块链平台解决跨境支付中的各种问题。目前,联合研究现已进入第二阶段,包括探讨具体的业务应用方案,以及平台的可营运性和伸延性(即扩展至三个或更多的央行数字货币)。
“以CBDC为契机,从提升跨境支付问题出发,延申到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效率,这有利于提升数字人民币在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地位。”孙扬说。
邹传伟表示,这是不同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走向互联互通的重要一步,对形成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标准、改进跨境支付有重要意义。(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